從2013年1月,國家發改委對三星[微博]、LG等6家境外企業開出首張針對外企的、總金額高達3.53億元的價格壟斷罰單,到今年國家發改委對美國高通[微博]壟斷事實的確定并有望開出10億美元罰單,再到對奔弛、寶馬[微博]、奧迪涉嫌價格壟斷的反壟斷調查,以及國家工商總局對微軟[微博]的反壟斷突擊檢查,外資巨頭在華的壟斷狀況讓人怵目驚心。在一個比一個更高的天價罰單背后,比反壟斷事件本身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: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外資的在華壟斷?
來自某中央企業的負責人告訴《中國經營報(微博)》記者,“反觀上述反壟斷主角所在的行業,大都是市場化很高的行業,如果按照市場的邏輯進行分析,只要國內有與之可以匹敵的企業提供更高質量、更好的技術以及更適當價格的產品,這些企業的價格就不敢設得那么高,這反過來也說明,國內缺乏一批在市場上可與之抗衡的企業,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。”
那么,造成內外資企業的競爭力的差異到底有哪些?除了外資企業所具有的內在優勢之外,國內的經營環境到底對內外資企業提供了哪些差別化的土壤?
反壟斷法資深專家談亞軍律師也表示:“我們不能否認改革開放在招商引資上的正確性,但往往是某些政策的副產品,尤其是內外資企業在同一問題上的不同態度,直接導致了內外資企業在競爭實力上的差異。”
Copyright ? 2022 上海祺維傳動機械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12024954號-1 XML地圖
技術支持:永點科技